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陈斌教授出版英文专著《中华按蚊基因组生物学及其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蔡童   发布日期:2024-09-04   点击数:

近日,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生命科学学院陈斌教授主编的英文专著《中华按蚊基因组生物学及其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Genome Biology and Pyrethroi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Anopheles sinensis)在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USA)正式出版,并在世界范围内公开发行。该专著共492页,25章,49.2万字。该专著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陈斌教授及其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国际上首部该领域研究的专著,填补了昆虫基因组学和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

蚊虫是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和丝虫病等80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蚊媒病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全球每年约有7亿人感染蚊媒病,并造成100多万人死亡。蚊媒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媒介蚊虫的控制,杀虫剂则是媒介蚊虫控制的主要措施。但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地的蚊虫已经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的不断扩散和增强,极大地降低了杀虫剂的有效性,已成为国际上媒介蚊虫及其蚊媒病控制的最大单一障碍。中华按蚊是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时也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拟除虫菊酯是媒介蚊虫等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杀虫剂。世界卫生组织曾启动了一项杀虫剂抗性管理的全球规划,呼吁开发新方法以进一步了解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并加强抗性监测。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是急需揭示的重要科学难题。

近20年来,陈斌教授及其团队先后获得3项美国NIH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以中华按蚊为模式种,以拟除虫菊酯为代表性杀虫剂系统地开展了媒介蚊虫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70多篇。课题组建立了一系列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实验技术和平台;测序和注释了中华按蚊的基因组、转录组和非编码RNA;基于不同地理种群抗性和感性蚊虫,通过表达谱和重测序分析鉴定了与拟除虫菊酯抗性相关的基因和遗传变异;研究了相关基因(及其家族)和遗传变异的特征、功能和调控。

研究表明,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子机制主要有4个:靶标抗性、代谢抗性、表皮抗性和行为抗性。这些机制包括靶标位点变异导致的不敏感性,基因重复和扩增事件导致的表达量增加,顺式和反式因子调控基因的上调,以及结构变化导致的蛋白活性提高。多种机制往往同时发生,以进一步增强杀虫剂抗性。这些结论对弄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开发抗药性监测的分子技术,阻止抗药性的扩散,研发新型的杀虫剂,最终控制媒介蚊虫和蚊媒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