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倍教授受邀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为学校师生作题为《一分为三:大学电影的实践可能》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校教师、青年导演臧连荣主持,学校新闻与传媒学院、文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范倍深情回顾了北京电影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以及中国大学电影专业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探索与成长的轨迹,分享了电影专业的知识架构,从宏观视角审视这一领域横跨文学与戏剧的深邃、媒介与管理的广阔、心理与社会的多维。他表示,从主体构成来看,电影专业涵盖了编剧的创意构思、导演的视觉呈现、监制的统筹协调等关键环节;电影专业的核心精髓在于对历史脉络的梳理、理论体系的建构、批评视角的培养、电影语言的解读、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新思维的激发。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变迁,更构建了一个囊括万千生活样态的“数据库”,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哲学与情感世界。
随后,范倍以青年导演毕赣的电影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为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他表示,《地球最后的夜晚》在专业影评界与大众评分之间出现的显著反差不禁让人发问:这种悬殊的评分差距是否仅仅源于审美差异,还是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心理及市场因素?范倍深入剖析了电影创作的核心要素与复杂过程,指出电影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
最后,范倍从大学电影有没有、电影大学怎么办及大学电影的专业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电影实践的可能性。他首先探讨大学开设电影专业对电影发展的复杂影响,并深思何种电影能被打上“大学创作”的标签。接着,聚焦于电影教育的核心——“教与学”,引用“只有拍过电影的人才知道真相”的格言,分享了北京电影学院及其他顶尖电影学院的教学实践,同时审视了人工智能对电影行业的潜在冲击,强调电影教学应回归作品本身,通过“拉片”等细致入微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此外,他还深入讨论电影专业的本质,探讨如何超越个人喜好,以专业能力评判电影优劣,面对海量电影作品,建立个人风格数据库,以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评价电影。
在互动环节,范倍与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亲切交流,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与方向,认真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有关如何学习电影创作、如何对待短视频、电影创作形式、电影创新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