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先秦汉晋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形态” 研讨会在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召开

来源:历史与社会学院   作者:历史与社会学院   编辑:何瑶   发布日期:2020-11-16   点击数: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主办,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历史与社会学院、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先秦汉晋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形态”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等单位的六十余名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常云平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副校长孟小军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分别致辞,就议题的学术意义、研究的长时段和关注宏大问题等方面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

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徐义华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重新审视了中国的“二重证据法”;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重论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历史与社会学院李禹阶教授指出了早期中国与埃及的历史发展道路有重大差异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探讨了汉晋时期的履与礼的关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研究员指出通过关注亚洲周邻国家,延申文化空间,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杨振红教授利用新出简牍深入探讨了战国秦汉社会转型中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层发展及其原理。

小组发言分为先秦和汉晋两组,与会学者围绕研究理论与范式、早期文明起源、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政治制度、社会构造、经济形态、汉民族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学者们的报告既有长时段的宏观探讨,也有以小见大的微观研究,采用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探寻了新的研究方法,深化了研究深度。

闭幕式由《中国史研究动态》副主编苏辉副研究员主持,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邬文玲研究员分别作总结。一是关注了先秦汉晋时期宏大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深度,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二是对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了精详的考证,厘清了若干问题;三是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