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学校高度重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选派了3批次15人到重庆城口县、巫溪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人才和教育优势,谋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民谋福利为乡村谋发展。他们用真心真情帮扶群众,用巧干实干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
2021年5月,王顺伦被派往巫溪县菱角镇鱼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用心用情用力扎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驻村期间,他抓党建、建制度、助建设,因村施策做好产业巩固和谋划,逐步推动乡村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助力鱼堰村乡镇振兴高质量发展。
用心用情,筑牢民生底线
助力乡村振兴不单是王顺伦的信念,驻村期间,他还做通妻子思想工作,带着妻子一起去驻村。到村以后,王顺伦与妻子通力协作,妻子承担起后勤保障工作;王顺伦则把全部的精力用到了鱼堰村乡镇振兴的工作上。他与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一起,迅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开了鱼堰村乡村振兴新局面。
王顺伦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制定了《鱼堰村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实施细则》。一有空闲,他就走进鱼堰村的家家户户,了解村民情况,与村支两委共同研判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困难,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工作两年来,鱼堰村未出现返贫致贫情况,他也通过走访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增进了干群关系,改善了民风。
积极谋划,推动乡村振兴
建章立制,以党建促振兴。王顺伦到鱼堰村以后,与支部书记一起梳理和规范了鱼堰村各方面制度,迅速形成了一整套工作管理制度,建立起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中心、村支两委干部为支撑、党员为骨干的工作机制。当年底,在支部考评中,鱼堰村也顺利地摘掉了多年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
巩固谋划,推动产业发展。王顺伦到村后,根据县、镇产业发展布局,结合鱼堰村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分析研判村里现有产业情况后,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随后,他带领村干部外出学习调研,利用周末访遍了巫溪县所有乡镇,对巫溪及周边山川地貌和产业发展做到了然于胸,并在此基础上,对村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他带领村支两委争取资金40万元修建产业路700米,解决了村民运输出行问题;争取政策解决了青脆李避雨设施、养殖户资金需求问题,探索拟定了支部领办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通信专业合作社方案,为鱼堰村的产业发展布好了局。
将心换心,化解群众矛盾。实施乡村振兴,鱼堰村民风问题是最大的痼疾。干群之间、村民之间、亲友之间多有矛盾,一遇问题不是想到沟通化解,首先就是争执、报警、上访。近年,奉巫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007乡道建设项目、村产业路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鱼堰村全体农户利益,施工推动阻力大、矛盾重重,王顺伦便与支部书记一道,带领党员、干部、工作队员,与群众谈政策、谈发展、谈感情,以心换心,做通了百姓工作。最终,天然气管道项目顺利建成,主干道路灯全部点亮。
生死度外,勇挑“旱”“疫”重担
2022年,鱼堰村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旱情。水源不足、输水线路损坏、输水压力不够,使有的社、农户常用不上自来水;养殖户没了水源,面对高温,几百头猪也随时可能渴死、热死。王顺伦调动一切资源,多次联系供水单位、镇主要领导、县应急局、水务局、畜牧局等职能部门,反复陈述、反复争取,总算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面对精神病人野外烧火、农户烧荒烧灰等情况,他想尽办法把精神病人送医治疗、劝导群众,在他的谨慎防范下,全村没有出现火情,平安度过旱情。
2022年11月,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在多数村干部感染、隔离的情况下,王顺伦与驻村工作队员承担起了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深夜多次冒雪往返于镇村;24小时值守在防疫劝导站;每天制作宣传语音、收集群众需求、为重点群众做核酸并送药上门。10月至12月期间,王顺伦自费加油,不分昼夜往来于县城、镇村、百姓之间,冒着生命危险,筑牢了疫情防线,守住了一方平安。
带一番真情、植一方沃土、厚一村风俗,筑返贫底线、推乡村振兴、得群众拥戴,王顺伦没有辜负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