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第一线】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举行首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

来源:历史与社会学院   作者:历史与社会学院   编辑:蔡童   发布日期:2023-12-02   点击数:

11月29日,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集贤楼306会议室举行。

此次答辩会分两组,第一组由吉林大学朱泓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西南大学张文教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程武彦研究员以及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李禹阶、常云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武仙竹教授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周浩、王照魁答辩。第二组由四川大学于孟洲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西南大学张文教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白九江研究员及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邹后曦、袁艳玲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蒋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刘晓亮答辩。

周浩博士的学位论文题目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沿海海产动物遗存研究》。在答辩过程中,周浩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和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阐述,指出海产动物遗存属于动物考古研究的薄弱环节,该研究立足于北方沿海地区,以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海产动物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实验考古、动物考古的主要方法,对该区域先民们的生业经济、海洋捕捞水平以及古海洋环境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主要探讨。王照魁博士的学位论文《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选取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北京通州路县故城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采用动物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对动物骨骼进行测量、鉴定、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动物遗存的主要功能,以探讨该区域内人与动物的关系。针对王照魁博士的陈述,答辩委员会先后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并提问,王照魁博士进行了较好的回答。刘晓亮博士的论文题目为《安宁河流域先秦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与互动研究》,他重点论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对安宁河流域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主要遗存进行了详细梳理,完善了该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二是在文化序列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期段安宁河流域的文化格局和流域内、外的互动关系;三是依据目前公布的材料,对大石墓遗存进行再次分析;四是分析大一统格局下汉文化对安宁河流域的渗透,并大致勾勒出汉王朝对安宁河流域的经略过程;五是从宏观角度归纳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特点、文化发展与文明演进模式等。

最终,经答辩委员会对答辩结果进行匿名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宣读答辩决议,周浩、王照魁、刘晓亮三位博士获得全票通过并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研究生院副院长冉亚辉出席答辩会。历史与社会学院部分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旁听。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