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毕业季】2021届毕业生周芊岍:闯荡新传领域的工科生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卫天海、李吉祥   编辑:毛宇、何瑶   发布日期:2021-06-23   点击数:

周芊岍,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曾担任校新闻中心新闻网记者部副部长、重庆师大报一版执行编辑、物电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在重师官网、师大报等发表稿件30篇以上,部分作品登载于《重庆日报》、人民网、中青网等平台。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重庆市高校志愿者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新闻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新闻宣传活动先进个人”等。现已被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专业录取。

新闻中心新闻网记者部副部长、重庆师大报一版编辑、高校校报协会好新闻奖获得者,在校新闻网、校报等发表稿件超过30篇,成功考取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硕士……听着周芊岍介绍自己的大学经历,很难相信这是一位来自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工科毕业生。

不设限:追寻梦想的校园记者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考研本不容易,跨专业考研更是难上加难,能够成功从工科专业跨考到传播学专业,周芊岍坦言,这看似是一个人努力的成果,但其实离不开四年来新闻中心师友的帮助。

因与喜爱的新传专业失之交臂,初入大学的周芊岍也曾而感到沮丧,她像一头迷失的羊,徘徊、迷茫,有时上课听不进去、被学习压力紧紧包裹……还好这时候,新闻中心“拉”了她一把。抱着对传媒的热爱,周芊岍报名参加了新闻中心新闻网记者部,这个对成员新闻采编写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部门并没有因为她来自工科专业而对她抱有偏见,反而给予了她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的鼓励和指导。她也深知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为了写出一篇好稿件,她坚持每天看报纸、每周写练习稿、定期进行任务总结,向新闻专业的同学借教材、旁听讲座、上网……一路颠簸、一路奋进,从第一次在新闻网发表稿件到新闻稿陆续刊登在《重庆日报》、人民网等平台,周芊岍在新闻中心师长的激励下对大学生活有了积极的认知,找到了为热爱全力以赴的激情,同时也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周芊岍谈到,为了找好未来的方向,确定人生目标,她与新闻中心的何瑶老师私下多次谈心。在周芊岍告诉她打算跨专业考研时,何瑶老师也是第一个支持和鼓励她不要担心专业限制,大胆追寻热爱、追求梦想。

掌平衡:首位工科专业副部长

找到了目标的周芊岍不仅在追寻热爱的路上愈发有勇气,也努力把曾经落后的专业课赶了上来。“新传与其他专业并没有壁垒,拥有的工科知识不仅能构建起独特的新闻视角,还能在专业性极强的新闻采写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周芊岍在新闻实践中发现了两者的联系后,对专业课学习多了极大的主动性。曾经觉得枯燥难懂的工科知识,在她眼里也变得有趣起来,她专心致志学习,反复琢磨难点重点,虚心请教同学,久久为功,终于后来居上,每学期都拿到奖学金、进入导师实验课题组、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论文成功入选核心期刊……经时间积淀和实践检验,她在学习与爱好之间逐渐掌握到平衡,在专业排名不断上升的同时还将记者工作做得迎刃有余,她写下的稿件字数超过10万字,学校大型活动现场留下了她追逐新闻的身影。周芊岍多次获得新闻中心嘉奖表彰,成为了新闻网记者部第一个工科专业的副部长。

“感恩。”是周芊岍对于新闻中心最想说的两个字,“它是我通向梦想的起点,它给了我一个继续追求爱好的舞台,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我四年中所获得的自信、成就感都来自新闻中心的人和事。”

“不要受所学专业限制,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并全力以赴,你的梦想终会发光发热。”周芊岍曾在新闻中心老师们的帮助下,参与了杰出校友陈占起的采写报道,陈占起学长从体育系跨专业考研到生物系并成为了优秀的生物学家的经历让周芊岍深刻难忘,而这句学长的寄语也成为了她在漫漫跨专业考研路上的精神力量,她希望将这句话再一次送给学弟学妹,不为自己设限制,坚定走向理想的道路,会很幸福也会很充实。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党政办电话:023-65362555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