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9月9日电(邓婷) 一说到贫困生,首先我们都会满心怜悯,总是执着关注于他们的物质,却极少“蹲”下身来,以平视的目光,看到他们心灵上的坚强。上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不贫瘠。我们出发去寻找那种坚韧的力量,那种阳光般的坚持,那种不逃避的朴素乐观,体味大学贫困生——这个群体一路走来的曲折和希望。
“抓阄姐妹”的大学第四年
或许你还记得,4年前见诸报端的“抓阄姐妹”胡魁容,今年是她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
十二岁那年,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十四岁,父亲上山砍柴不慎掉下悬崖,留下了脑血栓后遗症,逐渐丧失劳动力,连基本的行走都成问题。她用稚嫩瘦弱的肩膀为这个不幸的家撑起一片蓝天,靠着种庄稼、做兼职,维持家庭基本费用,还要照顾病重的父母亲、爷爷,及比她小六岁的妹妹。
高二暑假,妹妹应该上初中了,但一贫如洗的家境,让一个孩子必须辍学在家。相互谦让之下,父亲建议采用抓阄的方法。妹妹抓阄时在两个纸团都写上了“上学”,让她先抓。于是,含着泪带着妹妹的祝福,胡魁容考进了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
记者见到她时,作为大四生,她和同学们刚从大学城校区搬回老校区。忙着收拾新宿舍的胡魁容褪去了入学时的安静青涩,显得更健谈了些。“大学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开阔了眼界,人也变开朗了”听记者聊起她的变化,胡魁容笑着说。
通过爱心资助胡魁容圆了大学梦,那么接下来几年的,又是如何来维持学业生活的呢?她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
支出
学费/年:4950元
住宿费/年:1200元
生活费/月:650元
供妹妹学费:1260元
收入
助学金/年:4000元
奖学金:1000元
一份长期爱心资助/月:500元
假期做家教:5000元(最多的情况)
回想起当初被众多爱心包围的自己,现在回头看,她又有了一些新感触:“开始真的很不习惯这么多关注的眼神,让我自己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或许是因为自尊,也或许是自卑吧。然而现在来看,如果不是这些关爱,我或许永远也圆不了大学梦。其实这还是心态问题,只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就没有什么了。我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但在大学里我跟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不同,我努力学习,参加社团活动,和朋友逛逛街,我的生活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但是这辈子我最不能忘记的也是那些帮助过我的好心人,我把一声’谢谢’永远铭记在心里”。带着这份感恩的心情,胡魁容时常给帮助过她的人发去祝福和感谢信。
大四了,面对实习和找工作这个最紧迫也最现实的问题,胡魁容也有着自己的担心。昨天辅导员刚给她们开完会,通知马上就要以实习老师的身份到中学去,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工作。想到要站上讲台,面对那些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这个“小老师”还是免不了紧张。
“茫茫毕业大军”、“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些无处不在的字眼,也让胡魁容有了新的压力。实习过后,最直接的工作问题就会摆在面前。刚把简历准备好,胡魁容又开始寻找合适的面试衣服,是买呢?还是做一套?还在徘徊不定。就像对将要离开校园的未来,有不安,有迷茫,但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开始与再出发,他们各自的未来
“毕业后,我想找个好的工作,让家里能更好过点”摆弄着同学送的两朵纸折花,胡魁容对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或许还有很多不确定,但是对胡魁容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新梦想的开始。
记者手记
喧闹之后,让“爱”回归本位
在本次采访中,最深的感受是,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过度关注,或许会造成另一种精神负担。这种刻意聚焦有时会给他们造成沉重心理压力甚至是自尊的伤害。
人们出发的本心无疑是善的,然而有时候或许会成为“道德绑架”,人们会潜意识的认定受资助的学生必然在某方面要站在一个高点,在履行一些道德契约上,他们必然要被要求做得更好,甚至是“必须”。
大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从想当然的角度出发,表达爱心的方式,或许在不经意之间已经对这些贫困生造成了伤害。你给予的,不一定是他们所想要接受的。然而在以“爱”的名义下,他们被压着“不得不接受”。
所以,让你的“爱”回归本位。在扶起他们第一步之后,安静的退回到来的位置,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平常心”,或许是在物质之后,给他们最大的安慰。(文稿来源于新华网,有删节)
搬到新宿舍的胡魁容还有好多物品来不及整理
面临毕业找工作胡魁容有压力又有期待
相关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9/09/c_117284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