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9月3日11时10分讯(记者 胡旭欣) 昨天是2011年9月2日,不知不觉间,“最美乡村教师”曹瑾离开我们已8天了。下午两点,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初等教育学院07级数学教育一班的15名毕业生回到母校,同班同学坐在一起,讲述了记忆中的曹瑾。
印象一:大学四年没见过她和任何人吵一句
“说话特别温柔,偶尔在食堂遇到她,开玩笑让她请吃饭,曹瑾总是笑嘻嘻地说:‘没问题’。”李昱说。
同班同学们都说,曹瑾是个非常温柔的姑娘:从不大声讲话,随时满脸笑容;大学四年,没见过她和任何人吵上一句。
印象二:一个在教室里练字 校内活动她很喜欢
“经常看见她一个人教室里练毛笔字、粉笔字,学习特别认真。”班长袁顺美回忆。
袁顺美说,学习认真的曹瑾还喜欢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遇到自己参加不上的,也非常愿意从旁帮忙,是个热心的人。
印象三:题目不懂就问她 给你讲懂为止
同学们集体反映,遇到不懂的题目,最好问“诲人不倦”的曹瑾。
首先,她有问必答,其次,她不厌其烦,不管手头有没有事要忙,都会仔仔细细、一遍又一遍地给求助的同学讲题,直到讲懂为止。
常在学业上偷懒的男生们,说起曹瑾这个“老师”就没完没了:放下期末考试复习给同学讲题、帮书法不好的同学练字……只要找她帮忙,她都会带着笑容,用温柔的语调耐心的讲解。
印象四:亲爱的朋友 你也快去找你的幸福吧
“买只小乌龟回来当宠物,就高兴得不得了,说自己有了伴儿。”,死党赖雯的眼里,曹瑾是个容易满足的姑娘。
“刚有男朋友时,她跟我打电话,说,‘我找到自己的幸福了,你也快去找你的幸福吧。’”话及此时,赖雯忽然哽咽了。
印象五:“女骗子”说 身体已经慢慢好转了
曹瑾的离世,让一直关注她病情的同学都感到惊讶。她的笑容和乐观,“骗”了所有人:“之前还回我短信,她说自己在化疗,身体已经慢慢地好转了,感觉马上就能出院了一样。”曹瑾这么说,张勇就这么信了,同学们、甚至她的死党也都信了。
看着她和曹爸爸一起,高高兴兴地招呼来探病的人休息,同学们怎么都料不到,不久以后,她就这么走了。
坚守梦想:和曹瑾一样 他们也是乡村教师
“走进山里,就再也不愿意离开了。”廖维苇说,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然而,只要看一眼这些孩子,跟他们相处,很多人,就再离不开这些孩子了。
李昱在丰都县教书,一个又一个轻易让孩子辍学的家长、十几岁才读小学的孩子,让李昱感受到痛心。通过自己的教育,他希望乡村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并不卑微,他希望尽可能地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对教育的认识,让他们明白,读书,并不是可有可无,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颜定培在开县一所村小教书,曾不只一次地抱怨过这份工作:9个人撑起一所学校,每周要上20几节课。走路去上课太远,骑车去上课路又太烂,一年跌跌撞撞下来,自己多了好多伤疤。然而,抱怨归抱怨,进入中心校的机会送到他面前时,他舍不得走了。走了,孩子怎么办?“是男人,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摸爬滚打!”这是颜定培最新的座右铭。
张勇在开县一所中心小教书。“爸爸劳改、妈妈再嫁,孩子是婆婆爷爷养大的,十几岁了,还只有一点儿高……”学生的命运,让不想坚持的张勇留了下来。孩子们,要靠他照顾下去……
记者手记:教育,不该依赖于生命的燃烧
记者在采访“道德模范”稿子的同时,刚好接到了采访曹瑾同学们的任务,听到了如此相似的故事:为了别人,彻底忘记了自己。她的同学里,不少人也在乡村教书,受她的鼓舞,这些年轻人多了很多教下去的勇气,鼓励自己,要在山沟里让娃娃们读下去。
在他们眼中,曹瑾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大学生,个性善良、朴实、乐于助人;在山里娃娃面前,她成了遗忘病魔的斗士,在绝症面前灿烂微笑,留下了34个爱她、念她的学生。所得的数万元捐款,曹爸爸拿出捐给了孩子:给学校买空调,圆了曹瑾当年“存下4000元,搬台空调进教室”的愿望。从平凡到伟大,人性往往在一瞬,涅槃。
然而,从曹瑾和这些年轻的乡村教师的身上,除了看到热情与奉献,我们是否也能窥见教育制度的失衡。为何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能匮乏到这个地步,身患重症的教师竟不能及时就医,直至晕倒在家访的道路上?为何怀着热情深入乡村的大学生、奋战在教学基层的乡村教师们,不能过得更幸福些?
“烧光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然后呢?”曹瑾一位同学的话,很好地叩问了曹瑾的故事。如果乡村教师的伟大,仰赖于一个又一个逝去在讲台之上的生命,那多年之后,谁再去教育这些孩子?
相关链接:
http://cq.cqnews.net/html/2011-09/03/content_8094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