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后曦,二级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兼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重庆市文博高评委、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巴渝文库》专家等职。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考古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余项。
沐风栉雨,坚守田野考古阵地
1986-2019年,邹后曦坚守田野考古30余年,踏遍巴山渝水,参与、主持和组织了重庆市全国第二次、第三次文物普查,高速公路、铁路、航电枢纽等国家大中型建设工程考古数百余项,主持《乌江彭水水电站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等上百项,抢救保护了大量文物,深入挖掘和彰显了重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1992年以来,邹后曦全程参与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他与全国考古科研院所共同会战,完成了三峡重庆库区506处、120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任务,有效发掘和保护了三峡重庆地区珍贵的地下文物,圆满通过国家验收。2011年以来,邹后曦参与制定后续三峡重庆地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织实施考古发掘项目近百项,其中以宋蒙山城遗址群为代表的发掘和保护,为三峡大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恪尽职守,助推文物事业发展
邹后曦作为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000年)、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8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1年)的首任所长、主任、院长,确立了“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办院宗旨,按照“一体化保护”的创新发展构想,带领单位从零起步,建立健全了“五位一体”的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获取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可移动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设计、文物保护工程监理乙级、重庆市涉案文物鉴定中心5项资质;其创造性建立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横向联合科研机制”与重庆市区县文管所与北京大学等十几家国内外高校合作,实现了合作共赢。2017年,邹后曦带领单位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首次走出了国门,与俄罗斯联合开展了西伯利亚考古。
20年来,邹后曦带领单位跨越式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文物局优秀田野考古工地”“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香港规划师学会2016年度奖”等国家和市级荣誉40余项。
提升自我,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2019年调入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从事教学科研,对邹后曦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挑战。他不满足于自己数十年实际工作和研究的积累,花费大量精力梳理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方法、学术动态和重大成果。为及时了解考古动态,邹后曦专程前往科学出版社、四川成都等地调研。为了提升教学水平,邹后曦专程到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请教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践行“教学相长”的理念,课堂内外经常向同学们咨询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数年积累,邹后曦新开设了西南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两门专题课,为本硕博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日积月累,科研取得显著成果
邹后曦公开发表《重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等论文100余篇,编著《重庆文物考古十年》《万州下中村遗址》《潼南千佛寺》《从文物修复到科技保护——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简史》《穿越西伯利亚——2017年中俄联合考古》等考古论著30余部。邹后曦主持发掘丰都玉溪、巫山大溪遗址、忠县乌阳墓地等考古项目,取得了重庆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峡史前及历史时期文化发展序列等重要收获,大溪遗址发掘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白帝城遗址、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文物保护规划获首届考古大会“金尊奖”。《重庆炼锌遗址群》获重庆地方史学会“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庆史研究优秀成果奖”;《重庆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2021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