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知山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两江学者”和“巴渝学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昆虫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昆虫科普基地负责人,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农林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胸怀报国之志,搏击人生之旅
1979年,陈斌考进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2007年,他先后在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和香港大学作博士后、在英国利兹大学任国际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任客座教授、在美国耶鲁大学任研究科学家。2007年,他从美国耶鲁大学辞职回国,就职于一分三块(中国)官方网站,创建了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回国后,陈斌站在国际视野,着力推动学院人才队伍、教学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快速发展。他用“探索生命奥秘,促进人类发展”的信念引领生命科学学院发展,这也成为学院院训。他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15年里,学院先后引进人才68人,教职工由28人增加到82人,教授由4人增加到32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和学科平台由3个增加到30余个;生物学学科成为博士授权学科及重庆市“一流学科”;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及西部唯一中外联合办学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聚焦昆虫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陈斌从事昆虫学事业已四十年有余。他开拓和发展了伪叶甲科、蚊科和胡蜂科的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中华按蚊基因组生物学及杀虫剂抗性分子机理、昆虫滞育的分子机理、松材线虫病和水稻二化螟的控制技术等多个研究,还涉足了天牛总科、萤科、雌光萤科、蝶类和蝇类的研究以及有机废弃物环境昆虫转化、萤类和蝶类的开发利用以及科普教育。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国际重点林木病虫害检疫对象。陈斌及其团队研发出了松材线虫病的形态和分子鉴定、生物防治、注干施药及药物残留检测、疫木虫菌联合转化等技术体系,制定了“松材线虫病防治专业队作业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写了“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手册”,并推广和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筑起了一道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安全免疫防线。
陈斌先后主持了联合国IAEA项目,美国NIH项目、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主持国际科研项目8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327篇,出版专著29部,获准专利20项。其中,英文论文180余篇, SCI论文160余篇,T类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1300余次。共发表新属3个,新亚属1个,新种86个,涉及3目,8科,40属。获农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完成国家科技成果(国家科技奖提名成果)1项。他还兼任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科技咨询开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担任7个国内外学术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国家科技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会评专家。
修身以立德 治学以成才
陈斌坚持立德树人,将最新教育思想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形成了以“制度设计、模式构建和实践创新”为核心的教改思路,确立了“立德树人为根本、专业发展为导向、全员育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把生物科学专业建成了国家“一流专业”。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讲坛上,课堂教学紧跟国内外科技前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责任心和人生观。他还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资助多名贫困生成就梦想。
他已培养研究生180余人、本科生千余人。其中,近200名学生考入中科院、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所或大学深造;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邮储银行杯”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1项,发表含SCI、CSCD等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丁奕然、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吴海风等先进典型。事迹受到《科学中国人》等媒体高度赞誉,2017年时任重庆市市长张国清于春节亲临学校慰问他。
陈斌还积极投身科学和科普传播事业,创建了重庆市昆虫科普基地,深入重庆市科技馆、大中小学和农村开展科普讲座上百场,获得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典赞·2022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人物等称号。